*追蹤芙珞菈IG (點我,追蹤)
人生的事,可大可小。有些事情重要,有些不重要。然而,想好好過日子是每個人都想要的。而擁有舒適的家,可讓我們更靠近這個理想。因此,透過「居家裝璜」把家變得宜人宜居,是很多人都會採取的行動。
雖然懂得居家最好應該裝璜,但人性畢竟隱含惰性,不到某個關鍵時間點,很難強烈體認:「我家真的該裝璜了!」所以,常明知該把家好好整頓一番,卻也因循苟且的能拖就拖,遲遲無法採取行動。而對自己感到不滿意的日子,也就這麼一天天,一直過下去⋯⋯。
不過,有些時候,因為生涯的改變,或購屋、搬遷⋯⋯等種種原因,我們會毅然決然下定決心來裝璜房子。那麼,到底哪些時候是適合啟動「居家裝璜」的時間點呢?
芙珞菈在這提供幾點建議,在以下這些關鍵時間點,我們可考慮開始裝潢自己的家:
・有一筆多餘預算的時候:
如果自己手中剛好有一筆不知如何運用的多餘的預算,不妨拿來做居家裝璜。畢竟,住在怎樣的地方,就會擁有怎樣的心情。這是一種對自己生活品質的投資。
・離開自己原生家庭的時候:
當我們因求學、外出工作而須遠離家庭,自行在外居住時,不管是雅房套房,都可透過佈置或簡單的裝璜,讓房間更有家的感覺,而不只是一個暫居的宿舍。
・家中成員增加的時候:
本來和父母同睡的嬰兒,日益長大後,需要獨立的小孩房;常年在外賃居的子女,畢業回家需整理陳舊的房間;有親友要過來長期入住,需準備一個新房間⋯。當家裡因各種原因需增加新的成員時,我們可透過裝璜來改善、或增添配備,使室內宜居。
・有特定空間需求的時候:
家裡的空間需求不會一成不變,有時會需增加新空間。譬如,為了興趣自己需新創立一個琴房、畫室,或工作室;或想在家裡準備一個常備客房,來歡迎訪客;或為了改變家庭氣氛,而想規劃出一個全家共享的閱讀區或書房;或是,想在家裡擠出一個房間來經營自己的副業,邁向斜槓人生⋯⋯等。我們可透過裝璜,把這些想擁有的空間,美美的創造出來。
・搬家的時候:
有時候,我們會因小孩的教育,或自己換工作,而需移居搬遷。而搬家,就是裝潢的最好時機。我們可利用搬家的過程,重新檢視物品與生活需求,汰舊換新。丟掉一些舊東西,把新居以合理預算裝潢佈置。懷著好心情入住,邁向新人生。
・買新房子的時候:
買屋是人生大事,代表一種成就。而自己的房屋也值得我們多花些預算投資。不管是購買中古屋、或新成屋,原來的建築格局和我們心中所想要的,多少總會有些許落差。所以,在入住之前,先把房屋裝璜成我們想要的模樣,添購新傢俱、傢飾,就可歡喜住進這新買的房屋,享受另一階段的人生里程。
・房屋老舊的時候:
過於老舊的房子,需要重新整頓,這不但為了美觀,也為了居家安全。此外,太過過時的裝璜,也須透過更新風格來連結我們所處的現代。
另一方面,裝璜也可替代買屋。如果覺得自己房屋太老太舊,其實不一定要花大錢買新房。只要撥筆足夠的預算好好裝璜,居家就可煥然一新,環保又節約!
・結婚的時候:
結婚是喜事一樁,我們往往會用裝璜房子來慶祝新家庭的建立。結婚,代表一對新夫妻要共同邁向兩人或更多人的生活,面對新的開始,我們也要用裝璜來妝點新家,不但要變美,也須規劃足夠的房間與配備,為新人以後的人生做足準備。
・覺悟的時候:
有句俗話說:「選日不如撞日。」任何時刻,如果自己確實體悟到該「先改善環境,進而可改變人生」,那個時刻,應該就可是啟動裝璜行動的最佳時間點。
總之,所謂「 1 / 0 = 無限大」,只要有做裝璜,即使只是重新調整傢俱位置或組合,或幫房間一道牆刷上新色漆,或是為窗戶披上年輕朝氣的簇新窗帘⋯⋯。只要有做,房間就會改變,就會不一樣。當然,如果預算足夠的話,還可做更多的調整,甚至可把整個房屋大調動,全部都翻新!
把居家改造得美輪美奐之後,住起來就舒服了,不但可擁有滿意的居家日常,自己也會感到驕傲。因此,芙珞菈想建議你:
張貼留言